LG 新的L系列手机,其中较高阶的 L7,今天正式在台发表,新系列以极简风格为主,外型设计相当亮眼,虽然是塑胶材质外壳,但有优美的设计线条,它最大亮点就是4.3吋IPS萤幕,以同等价位的手机,这款算是相当引人注意的大萤幕中阶款。
LG新系列手机L系列,主打时尚简约外型,其中较高阶的L7虽然是塑胶外壳,不过质感还不差,L7搭载4.3吋IPS面板,是本机最受瞩目的硬体配置之一,不过其实它硬体规格并不强,可以定位在有大萤幕的中阶机种。
以极简为主诉求,因此四周的按键非常精简,仅剩机顶的电源以及右侧的音量键,机身是比较传统的设计,可更换电池、使用标準SIM卡的机种,内建记忆体只有4 GB,实际储存约只有2GB左右,因此,支援microSD记忆卡扩充。背盖设计有点特殊,是直接卡下去,并不是用卡凖将背盖推出,而且没有凹槽让你扳开背盖,一开始小编不管怎幺推、拉都无法打开背盖,后来才搞清楚要从机身边角扳开背盖,应该是为了外观设计一体,因此没有多加掀开背盖的凹槽。
▲4.3吋IPS萤幕的L7有黑白两种颜色选择。
▲机顶的设计以及电源键跟LG PRADA有点类似。
▲机身实体键仅剩右侧的音量键。
▲底部的microUSB插槽。
▲背面的500万画素相机,背盖有直纹线条设计。
▲可更换电池、支援记忆卡以及标準SIM卡。
中阶的核心规格它的核心规格有1.GHz单核心处理器、512 MB RAM、4GB ROM、500万画素相机等,与现在主流规格机种相比稍微有点落差,不过建议售价9900元,算是合理价位,如果没有太多的效能迷思,想要4.3吋机种但这个价格带,能选择的机种还不是很多,L7是可以列入考虑。
▲台湾大哥大的L7资费方案
延伸阅读:LG Optimus L5 神龙见首不见尾,FCC 测试报告先现身
<下页还有Optimus 3.0新介面及效能测试>
Optimus 3.0新介面系统是Android 4.0.3版本,介面是LG新的Optimus 3.0介面,之前介面的程式集管理是靠分类管理,Optimus 3.0介面改成比较主流的方式,能直接在上面移动软体、删除软体,上方还有直接进入小工具(Widget)的标籤,类似ICS原生介面,直接从程式集中新增Widget到桌面。
桌面管理比较不一样的,就是新增软体捷径与Widget的方式,长按桌面会出现一个新的介面,可以新增软体、Widget以及变更待机画面;Widget也新增可以自由缩放大小的功能,不过并不是每一个Widget都可以自订大小。
上方资讯列也有一些改变,除了本来就有的快速设定捷径之外,新增自订设定项目功能,除了预设的声音、Wi-Fi、蓝牙、GPS之外,设定项目内还有更多选择,可以加入或是移动先后顺序,很少见到手机厂商的UI有这个功能,是一个相当让人欣赏的功能。
▲新的程式集可以直接在上面移动软体位置、删除软体,比较接近主流模式。
▲程式集介面上方有一排分类选项,分别是应用程式、下载以及小工具,有点像ICS原生,可以直接新增Widget。
▲长按Widget后放开,Widget四周出现方框,就可以变更大小,但不是每一个内建的Widget都可以变更大小。
▲上方资讯列可以移动位置、或是将你想要的功能自订到上方。
▲长按桌面后可以新增软体、Widget以及变更待机画面。
▲系统是Android 4.0.3版本,不过介面是LG新的Optimus 3.0,因此设定长得跟原生的不太一样。
软体及效能测试并没有太多的新软体,主要都是软体功能的改造,相机是500万画素,介面与之前机种大同小异,拍摄功能也大同小异,有场景模式、ISO设定、色彩效果、全景拍摄、连拍等功能。
配置的硬体并不强,1GHz单核心的效能其实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,主要还是因为RAM只有512MB,整体运作感觉并不是很顺畅,按按键或开启软体时常会出现延迟感,L7也不支援高画质录影、播放,可能也是因为效能不够支持高画质播放。
▲相机介面与之前机种差不多,功能也大同小异。
▲拍摄模式主要有标準、全景以及连拍。
▲Quadrant测试约1818分。
▲安兔兔分数约2814分。
▲neocore测试约57.4FPS。
延伸阅读:LG Prada 3.0 P940 实测,名牌控挡不住、黑白介面有特色
下一篇:LG Optimus L9 双核手机推出,搭载 47 吋萤